驻地手记·梁子|脐橙和油奈

从宁德市到前汾溪村,2个多小时的路程,在车窗自带的“滤镜”作用下昏睡了一路,心里默默念叨着:“这可真不愧是一次关于艺术的旅行啊,连外面的风景都有别于其他的地方。” 初识这个远离尘嚣,依山面水的前汾溪村,无聊实属罕见,在这里发生的任何事物对我这个来自北方的北方的人来说都是新鲜的,这里相遇的每个人,都会和你的目光相会点头微笑,或用夹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吃了吗”打招呼。
稻草辫子
初次来到前汾溪村,为了能更好的和村民们介绍自己,我们五位驻留创作者便组织了一场“美食节”,试图通过各自家乡美食来介绍自己,而我在煮一锅东北的“菜包饭”的同时,还在活动中承担了活跃气氛的任务,企图让前来品尝美食的人顺手给我编辫子。“新村民节”那天正是村民们忙于割稻子的时候,收获后的稻草,被我们一摞摞地拖到村子里,用来帮助双双完成她的作品。因为大量剩余,我突发奇想有了编辫子的想法。通过村民和游客的努力,我的辫子编的越来越长,我拖着长长的辫子,在村口走了一圈又一圈,沉重的稻草辫拉扯着头发,摩擦地面的沙沙声,让我在行走的过程中有了一种无法言语的感受,那是一种关于土地、食物和乡村之间非常微妙的细微感受。

渐入深夜,人们都回家了,而桥头的路灯下还剩下拖着辫子的我、枫叶阿姨和阿毛,我们还在想怎么拍抖音呢。路灯那一刻变成了聚光灯,上演着我们想逗大家一笑的趣事。 而那晚,枫叶阿姨随口一声的“辫子哥”成了我在村子里的新名字。
酸梅汤不酸
“新村民节”让我得以有机会认识到村里的一群孩子们,其中国武是大家常说的那个“大帅哥”,他平日在县城上学,逢双休日才会回到村里。他总是骑着一辆比他小太多的单车在村里,骑到哪,后面都跟着一群蹦蹦跳跳的小朋友。与国武的日渐熟络是因为他问我有没有喝过酸梅汤,在我告诉他酸梅汤是什么味道的时候,我也很好奇为什么他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是因为最近看书,书中有提到酸梅汤,但却不知道酸梅汤是什么味道的,因此我和国武便开始计划煮制酸梅汤,并打算邀请村里的人都来喝国武的酸梅汤。我答应国武,等他下次周末再回来,我会准备好材料,等待着他亲自煮制。

国武找两个他的朋友,一起绘制和装饰他们的小推车,还做了很多折纸打算送给前来喝酸梅汤的村民,由于酸梅汤的煮制过程中,冰糖的配比出了差错,国武有点沮丧地说,太甜了。我们以添加水的方式救场,也因此便有了“酸梅汤不酸”的名字。 十月份的前汾溪村依然炎热,那品尝的幸福,给大家带了一丝凉意,一碗是肯定不够的。
换新帽(貌)
草帽,无不投射出村民们辛勤劳动的姿影。在十月依旧炎热的前汾溪村,草帽随处可见,是一件不能再平凡的乡村之物。他们戴着一顶草帽在田野里劳作,顶过烈阳、淋过雨,一顶草帽只能遮住头,虽不是全身,可他们依然性情爽朗。草帽一直以来还承载着另一番作用,你能在村子里看到印有不同文字或口号的草帽,例如:白水洋(屏南县域内一处著名旅游目的地)、555(本地方音发音近似“发发发”)、上铁、一帆风顺、为人民服务⋯⋯ 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发声、一些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乡村前途的自豪,还有辛勤劳作者的辛勤与欢乐的时光。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决定寻找福建本地的草帽商,为我制作印有“前汾溪”的草帽换取村民们的旧草帽,换新帽(貌)虽然不能真正改变乡村面貌,但是希望这顶崭新的帽子好过他们早已破旧不堪的旧草帽,这崭新散发着一股麦草清香的草帽至少还能多扛几日烈阳和雨。
印有前汾溪的草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除了前汾溪村的居民,还吸引了其他人,回乡的儿女、隔壁村的村民、附近公路保养企业的工人、建筑工人⋯⋯

在那最热的几天,当我要去县城采购的时候,我都会把“前汾溪草帽”扣在头顶,大家知道我是前汾溪村来的,我很开心自豪。
筑梦
乡野艺校的阿毛经常和我说,因为村子里孩子才有了极大的鼓舞促成乡野艺校的建设。学校的建设一直伴随着我在驻留的期间,由此我一直都不间断的在村里每家每户拿块砖,阿毛为了帮我号召这样的想法,还帮我写了一张“添砖加瓦”的大红报来告知希望村民们可以每家每户出一块砖,将用于学校的建设之中。随后我在驻留驻留期间即将结束之时,我将收集来的五十多块砖运送到了工地,和涂涂老师一起带领着村里的孩子们在砖头上用丙烯颜料画画,画他们的梦想,并将其交给建筑工人砌在建筑中,而剩余的砖头也一同被散落砌在建筑之中。

梁子蜂场
刚认识声柱大爷的时候,我会说“声柱大爷,你好。”
而没过多久,当我再⻅到声柱大爷的时候,我会说“蜜蜂好吗,声柱大爷。”
自从诗歌会之后,我便没事就往声柱大爷家跑,就为了看他养的蜜蜂,蜜蜂的集体行为在道德和理性方面的表现,让我感到极为吃惊,我总是向声柱大爷讨教各种关于蜜蜂的问题,也就是从那以后,我便成为了声柱大爷的学徒,学习养蜜蜂。声柱大爷行动不便,在他的推荐下我也会时不时地找水电站站⻓学习养蜂技术。便有了理论知识找声柱大爷,实践技术找站⻓。最初学习养蜜蜂是想通过了解蜜蜂的习性,来引导蜜蜂在我所设置的物件上筑巢(直到现在我还有两个可乐罐在站⻓的蜂箱里),但随后我便慢慢打消了这个想法。随着我的调研,我慢慢开始对城市养蜜蜂这件事情感到非常有兴致,回到杭州后,我把我少的可怜的蜜蜂,放在了一处蜂场寄养,现在正在寻觅场地,想将这个热情一直延续下去。

脐橙和油奈
果田里的脐橙和油奈,本不是一个时令的水果,但它们还是相聚在一张⻓椅上,静谧地待在徐叔叔家山上的果田里。就像我和前汾溪村一样,借艺术的缘分,相聚于此。如果可以,我真希望这短暂的停留随着汾溪,一同流转于时间之中。
2022年11月11日,不知不觉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相遇,相知,只言片语,都觉得情深意切。我只想说“谢谢”。

整理驻留期间所思所感的时候,有点很难为情,实在微不足道。
图文: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