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Circle Background Circle

驻地手记·李娇娇|沉睡的波浪:在流动中,确定的显现

李娇娇 《沉睡的波浪》 03′40″

“一头落水的草牛”初到前汾溪村,在繁多的好奇体验中,牢牢的抓紧我。村里的事常常与溪水相关联,不知道谁把牛推到水里了,是土叔的困惑,也是我选择修复的原因。

在一个月的驻留期间,用更具保护性的材料棕榈、水泥、瓦片进行修复,一些坚硬的物体彼此支撑、包裹,试图建立某种安全的屏障。修复不是穿新衣,更不是介入式的铠甲保护,保留草牛本身的骨骼结构,同时以闽南古民居的屋脊搭建形式,构成瓦片的牛脊骨,随着时间再次生长,让腐烂的化成菌斑,像老房子一样长久的站立,扭曲而不倒下。

艺术对于村里的“阿土”来讲,是更具体,是未经讨论的。他们对美的感受是一种本能的直觉,当他门身处森林,就会找到一种呼吸”。扑捉、放大、被看见,尽可能的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和工具来传达。回归我对瓦的着迷,从屋檐坠落那一刻,生长便由此开始,会有闻讯而来的人把他再次拾起。

2月以展览的形式向汾溪回信,我将闽南的瓦与江南的瓦、城市与乡村、旧物和潮流品,通过修复结合后在同一空间平等展示并发生对话。每一件展品都来自乡村,也听到观者说“来到你这好像重新回到了“城市展览”,那一刻我想对于美的概论和对艺术的边界得到了某种消解。回归对自然流动的感知,发觉物体本身的生长痕迹,并从中找到关联,至于画什么对我并不重要。

平静的水面,在流动中,掀起了一丝波浪。

图文:李娇娇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